翅膀掠過之處皆是春意——三月的黃河濱河水系,冰雪漸融,河水回暖,成群的水鳥在水面上嬉戲。
賀蘭縣京星農牧場的副場長、鄉鎮級河長程芳媛穿上志愿者紅馬甲,前往銀川濱河水系京星段巡河。這里毗鄰黃河,擁有5000余畝河灘地。為了保護母親河,賀蘭縣推進黃河(京星段)流域治理和保護,巡河員和網格員加大巡查力度。
行至通義渡口,這里是釣魚愛好者偏好的熱門地點,也是程芳媛巡河的重點區域。她一邊步行沿河岸巡查,一邊彎腰撿拾垃圾。“這段水系全長5.8公里,當河長快三年了,我每個月至少巡河四次。”程芳媛告訴記者,作為河長,撿拾垃圾是最基本的行動。此外,在禁漁期還要勸阻釣魚人,這就需要更多的技巧和耐心。她笑著說:“我父親是個老釣友,我從小耳濡目染,也學會了釣魚,這在勸阻釣魚人時幫了大忙。”
去年“五一”期間,程芳媛和同事照例巡河。濱河水系草木初盛,惠風和暢。一位年輕人提著兩大箱漁具,興致勃勃地準備翻越鐵門去黃河邊釣魚。程芳媛見狀,微笑著打招呼:“小伙子,放假休息,來甩兩竿子啊?”年輕人點頭。她耐心解釋道:“鐵門那邊是河灘管理地,也是森林防火重地,不允許進入。你這樣翻鐵門,太危險了。”
程芳媛不緊不慢地與年輕人聊起了釣魚的經驗:鯉魚、草魚、鯽魚分別用什么餌料,哪種魚竿好用,一邊聊一邊勸,最終勸離了年輕人。在防汛、防凌期,仍有群眾忽視危險隱患,擅自到河邊垂釣,甚至站在冰面上,程芳媛和巡河員注重在重點水域耐心勸導垂釣者,并宣傳安全知識。
巡河的路并不輕松,嚴寒酷暑、風吹日曬是常態,但每當看到河水因自己的努力變得更加清澈,程芳媛覺得所有的辛苦都化為甘甜。
保護環境離不開群眾支持。程芳媛依托公告欄、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宣傳水環境保護知識,結合文明實踐、志愿服務、積分兌換等方式,發動黨員帶頭,成立理論宣講、環境整治等5支志愿服務隊伍,不定期組織保護黃河志愿服務,帶領村民到黃河灘地撿拾垃圾,推動村民參與環境整治,營造“人人保護河湖”的氛圍。
在寧夏,有千余名女性河湖長、巡河員活躍在河湖管護一線,為“水清、岸綠、河暢、景美”貢獻“她力量”。(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裴云云 楊泠然 馬子杰)